非洲豬瘟野毒感染時血液和組織中病毒載量非常高,經常檢測到Ct值15左右的樣本。樣本處理和提取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離心操作,這些高濃度的樣本離心時容易造成氣溶膠污染。對于血液和組織樣本,檢測非洲豬瘟病毒應該盡可能減少離心操作,這類樣本病毒載量高、樣本較純凈,可以采用免提取檢測。
發布時間:2021-08-29 4960人瀏覽
環境濕度超過30%RH-85%RH(在25℃不結霜)的范圍的場所或因溫度急劇變化而結霜的場所,腐蝕性氣體或可燃性氣體的介質中
發布時間:2021-08-27 3232人瀏覽
養豬人在遭受非瘟洗禮后,可謂是如履薄冰,心有余悸,大部分豬場不敢養、不能養、養不起的現象普遍存在。抗擊非瘟就像是一場戰爭,是一場關于心理、技能以及綜合實力的戰爭,咱們養豬人不能過高等待疫苗,咱們要敬畏非洲豬瘟,敬畏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才是每個養豬人的根本信條。
發布時間:2021-08-27 3404人瀏覽
豬精液的冷凍包括稀釋液的選用、精子冷凍和復蘇等處理技術,其難點在于阻止精子內部形成使精子致死的冰晶結構,同時提高精子活率,避免凍融過程中對精子頂體和質膜的損傷。豬人工授精技術體系由精液采集、保存和輸精等多個技術環節構成,在提高優秀種公豬和種母豬利用效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豬人工授精涉及多個步驟,需要較高的操作技術、管理水平和經驗。
發布時間:2021-08-27 4256人瀏覽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出生時的產仔數一直被認為是評價母豬繁殖能力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針對高產母豬的遺傳選擇導致了豬出生時產仔數的顯著提高。但并沒有帶來斷奶仔豬數量的相應增加,因為斷奶前仔豬死亡率在此期間也有所上升。個體仔豬出生體重和窩內仔豬出生體重變異性是影響豬斷奶前死亡率的兩個重要因素。
發布時間:2021-08-26 4135人瀏覽
隨著秋冬季天氣轉涼,晝夜溫差拉大,豬只容易因為保溫措施不當產生冷應激反應,進而出現感冒、腹瀉、拉稀的情況。豬腹瀉的潛伏期一般為5-8天,人工感染潛伏期為8-24小時,一周齡內新生仔豬發生腹瀉后3-4天,如果出現嚴重脫水,會導致死亡,死亡率可達50%。
發布時間:2021-08-26 3198人瀏覽
水是生命之源,對豬來說,水也是不可或缺的,豬全身大概有70%是水。當豬只沒有飼料時,可以存活數周;但處于極端缺水的情況時下,存活時間不過幾天。所以,充足的飲水對于維持豬的健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飲水的問題卻是往往最容易被忽視。
發布時間:2021-08-26 3690人瀏覽
豬咬尾癥又稱“反不適綜合癥”,是豬產生應激反應后常見的行為,凡是會讓豬感覺不舒服的各種環境因素、營養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都可能使豬群發生咬尾現象。其中,處于生產狀態下的豬群和剛進入斷奶期的仔豬,咬尾現象更頻發。
發布時間:2021-08-26 3710人瀏覽
contact us
聯系我們